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讨论中,能源电力领域的重点被详细列出。纲要草案强调了以下关键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目标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这意味着将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煤炭是目前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最重要的能源,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
中大咨询专家分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而制定的,即努力实现:①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②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③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⑤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
法律分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全面准确把握“三新”逻辑主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环保宣传活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宣传栏等,宣传环保知识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绿色出行活动:可以组织步行、骑行等低碳环保的出行活动,鼓励人们减少对高碳排放的交通方式的依赖。
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可以从节约用水、用电等小事入手。例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用节能灯具,减少用水浪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能在日积月累中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提高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养。 减少碳排放:在日常生活中,减少高碳排放行为,如开车、乘坐飞机,倡导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同时,节约用电、用水,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例如,推广节能型家电、绿色建筑等。 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参与环保宣传、义务植树、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意倾倒废水、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等。 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选择环保产品等。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用绿色出行方式,选择环保、无污染的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监督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的新思路主要包括绿色发展、智能化转型、多元化供应和市场化改革。首先,绿色发展是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的核心思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响应减排号召,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电力结构中,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大幅提升。
新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在科技创新上表现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优化创新环境等。这些“新”的科技创新措施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前瞻且可操作。规划编制要舍得投资,要形成规划编制专班,要引进和发挥高端智库的能力与作用,引进高水平规划编制团队和理念。各地区、各城市编制“十四五”规划,既要接地气,又要高大上,要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性。
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把安全和发展统筹起来这个提法,但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发展目标中,一口气讲了很多安全,主要是三个方面: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 这讲的其实是风险控制,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安全。 低碳 低碳在“十四五”规划中很突出,而且在落实的过程中恐怕还要“加码”。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光伏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各地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发展紧密结合,光伏和风电成为区域战略的核心。安徽致力于打造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常州、眉山等地规划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积极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覆盖农户累计超过500万户,户均年收入增长约2000元。国家层面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涉及光伏项目用地、电力市场和光伏建设安全。
年1季度,江苏省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03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山东和安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多地公布2024年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全国有超过150个地区无新增接入空间。山东省有53个县(市、区)低压配网接网预警等级为“受限”,43个等级为“一般”,40个等级为“良好”。
安徽省级:要求每季度末完成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分析,并向社会公布。 马鞍山含山县:屋顶光伏项目需先报备属地镇(经开区),才能向县发改委备案。 阜阳市太和县:未经许可擅自并网或留有控制功能,将被拆除接线并追究法律责任。
未纳入不得开工建设或并网。已备案小于6兆瓦的地面光伏电站,落实电网接入消纳条件后可开工建设,未在2023年底前并网的,参照新增项目管理。自2024年3月1日起,光伏项目备案管理权限调整至属地县(市)区、开发区,具体事宜由当地发改部门负责。反馈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7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编号为粤办函〔2024〕92号。方案旨在推动广东省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的绿色、可再生特性,将其应用到各类场景,包括工业园区、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和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