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水生态环境修复(淮安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

淮安在江苏的哪里

淮安位于江苏省的中心北部地区,与连云港市北部相连,东部与盐城市毗邻,南部与扬州市以及安徽省的滁州市接壤,西部与宿迁市相邻。 淮安的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150公里,总面积为10030平方公里。 该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之间,地形以平原为主,无显著的山脉。

淮安坐落于江苏省中北部,具体位置在江淮平原的东部。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被称为淮阴,现在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淮安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北部,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作为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淮安,也是南京都市圈的一部分。

淮安坐落于江苏省中北部,具体位置在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 作为江苏省的地级市,淮安历史悠久,曾被称为淮阴。 淮安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淮安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安市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30平方公里。

淮安在江苏省:地理位置 淮安位于江苏省的南部,东接江苏省的连云港市,西靠江苏省的宿迁市,南临江苏省的盐城市,北接江苏省的南京市。淮安是江苏省的第三大城市,也是江苏省的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历史文化 淮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淮安水利枢纽工程工程运用

1、淮安水利枢纽工程的运用,不仅彰显出水的多功能性,更体现出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这项工程集灌溉、排涝、泄洪、通航、发电于一体,实现了水的综合型效益。在淮安水利枢纽工程的调节下,江淮之水得以重新分配,从而能够流向东、西、北、南,既能排涝,又能灌溉,确保了地区的水资源平衡。

2、淮安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城郊,于2001年元月正式启动建设。工程目标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2003年汛前发挥效益”的目标,其建设难度巨大,技术复杂,是入海水道规模最大的枢纽建筑工程。主体工程立交地涵,是实现京杭大运河与入海水道交汇的关键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

3、淮安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楚州区,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规模为Ⅰ等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入海水道穿京杭运河立交地函、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渠北闸和入海水道北堤跨淮扬公路立交旱闸等。

洪泽湖的资料

1、洪泽湖资料 洪泽湖,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江苏省的重要淡水渔业基地和湿地保护区。洪泽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黄河的多次改道和泛滥。经过历史的演变,黄河留下的肥沃平原逐渐积水形成了湖泊。该湖占地面积庞大,涵盖多个县区,拥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2、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其历史变迁丰富多样。原为浅水小湖群,历经两汉至隋唐时期名称的更迭,最终在宋朝定名为洪泽湖。湖泊的形成与黄河改道密切相关,1128年后,黄河南移导致淮河失去入海通道,洪水积聚,洪泽湖逐渐扩大。

3、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历史上曾有破釜塘和洪泽浦等名称,自唐朝始称为现今之名,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淮河流域的最大湖泊。

4、洪泽湖,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的湖泊,坐落在江苏省洪泽县西部,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和淮河湖湾三大湖湾构成,其形状不规则,宛如天然的盆地。湖泊中心低洼,东北-西南方向的拦拱人工石坝距离湖心约15公里,其余部分由天然湖岸线环绕,岸线弯曲,坡度平缓。

5、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冲积平原,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以浅水型湖泊著称,平均水深不超过4米,最深处可达5米。湖泊总面积2069平方公里,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周边河流,如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历史上,隋炀帝因洪泽湖的奇特经历将其改名为洪泽浦,唐代正式定名。